常德身边好人张云贵:身残志坚有大爱 无私奉献不求名
2022-12-13 15:16:5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龚莉雅 | 作者:闻瑜芳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7455

白马湖街道西堤社区的志愿者队伍里,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身影。他个子不高,背上因为一个大坨而导致身体有点歪歪的。疫情守卡时他和夫人坚守在渔夫巷巷口,自建房摸排时他细心地把渔夫巷内的情况告知社区工作人员,社区入户宣传时有人不在家时,他也热心的表示,等到外出居民回家时,他来负责给居民宣传要了解的信息。他叫张云贵,是西堤社区渔夫巷的一名普通居民。

个子不高的他,因母亲怀孕时直肠下坠导致其先天残疾,出生时就有了驼背,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特殊情况自暴自弃,自怨自艾而放弃生活。反而总能看见他坐在自家摊点上和善的与人打招呼,伴着笃定、淡然的笑容。他说:“人最重要的就是面对现实。”

张云贵出生在渔夫巷,到90年代后期时在当时第四运输公司的附属印刷厂当铸字工。当时的他工资仅有300元每月,但是好在张云贵打小便喜爱美术,凭借着过硬绘画功底的他除了当铸字工,还能在晚上帮印刷厂完成一些书籍、广告的封面设计,虽然通过自己的设计,最后拿到手的收益仅为设计工资的1/4,但是他也从不抱怨。他说:“人要知足才能常乐。”

防疫期间张云贵一边经营着渔夫巷的摊点,一边积极投身到社区的一线防控工作中。他看到社区防疫一线人员紧张,社区工作者从早忙到晚,经常24小时连轴转。作为西堤热心居民,他率先报名成为社区防疫志愿者,他与老婆连续多日奋战在防疫一线,每天天不亮就到岗,始终坚守在疏导群众、维持秩序的岗位上,并耐心细致地宣讲消毒隔离等防疫知识,消除辖区居民的焦虑和恐惧感。

“请戴好口罩!”“请打开健康码、行程卡!”渔夫巷防疫值守点,清晨时分,一个爽朗的声音都会从这里传出。“我年纪大了,眼睛看不清,也不会用手机,不知道怎么操作扫码,每次查健康码都是小张主动帮我,有他们在,我们这些老年人既安心又省心。”社区内的王大爷说起张云贵对自己的帮助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
今年自建房摸排工作也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,张云贵居住的渔夫巷内全是自建房,长期在此居住的他了解社区的摸排需要之后,立即热心的主动告知社区工作人员他也可以参与到摸排工作中来。虽然他个子不高,但是做起社区工作来可是丝毫不含糊,哪户在什么位置、哪户家里有租客、家庭什么情况,他可是了如指掌。“这里居住的人我都熟悉,他们有些白天不在家,晚上回来的时候,我就可以上门去摸排,这里放心交给我。”拿到摸排表格后,张云贵认真仔细的挨家挨户询问、走访。建成年份、建筑结构、建筑隐患每一个摸排项目的核验都一一查实,遇到有些居民不理解,不配合,觉得这些摸排工作没有意义,张云贵也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,安抚居民的情绪。

残疾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是被家庭和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,但面对疫情时,他们中的不少人身披红马甲,出现在疫情防控一线,力所能及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“我们也想出份力”,这些残疾人志愿者的初心,让他们成为志愿者中

一道特殊的风景。张云贵热心做事,却从不宣扬自己的无私奉献。“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很微小,但每个人贡献一点,做力所能及的事,就能汇聚庞大的力量,战胜困难。”张云贵说,经常和社区工作人员接触,切实感受到了他们作为基层工作的辛苦和不易,自己能够帮点忙就帮一点,参与其中后就更要承担起责任,不能有丝毫马虎和糊弄,为社区做好服务,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。残缺遮掩不了美丽,用奉献点亮人生。

责编:龚莉雅
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媒体关注
品武陵
武陵新闻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